既上次拍摄建设中的世博园以后,有幸又参加了4月25日的世博试运行。报纸上说本次压力测试计划人数达到50万,后来削减到40万。听说来自苏浙的团体游客是从浦西入口进园区的,所以我们9点半在上南路正门居然没有遇到排队,直接刷卡安检,有点不可思议。无论如何,世博园的各项体制在多次演练后有明显提高。
国人勤勤恳恳,不管做事还是玩乐都有早起的习惯,虽然只是园区开放刚过半小时,从园内人流的架势来看,预计参观人数已经基本到齐。我们经过世博轴,先杀往C区方向。随着一拨游客走进主题馆之城市人馆,排在被木凳划成S型的队伍中,一路小走,没有停滞。城市人馆选取了6大洲6个普通家庭,通过镜头中他们的家庭、工作、交往、学习和健康来呈现了不同的生活环境、工作时间、报酬以及对于现实和未来的不同愿望。馆内灯光和屏幕配合,氛围营造非常到位。
从城市人馆出来转向欧美馆区,虽然瑞士馆、德国馆等有许多好玩的项目,但我们被一个个左3圈右3圈的排队吓到了,反正天色不错,看看外立面也挺过瘾。所到之处都有自动预约机,只是中国馆目前采用人工发放预约券的方式,在开园的第一时间就被秒杀,能拿到的机会微乎其微,其他国家展馆暂不预约。饮水机和贩卖饮料的摊头随处可见,卫生间绝对充足,服务相当到位。比较遗憾的是个别富有个性的游客,尤其是老头和中年妇女,他们可以对整齐的队伍视而不见,强行插入,而且振振有词,仿佛全世界都欠他们钱一般。按照网络道上规矩,这些人应该拖出去TJJTDS,毫不留情。世博会的文明起点并不低,因此在预计7000万游客绝大部分为国人的情况下,与其说是对中国建设水平的考验,不如说是对教育的洗礼。
中饭在美国馆附近的真功夫解决,相较而言价格没有明显上涨,和园外差不多。点单和拿饭的情形貌似饥荒或者打战,神魂颠倒,欲仙欲死,五体投地,国人是习惯这样的环境,外国人估计要被吓傻了。事实证明根本用不着这么拥挤,在A区和B区有很多当地特色餐厅,人也不多,只要错开时间和地点,吃饭可以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
下午兜到亚洲区。我说日本馆是一只可爱的粉色小虫宝宝,同事说那更像躺倒的小母猪。-_-。有屋顶花园的沙特馆等门口人满为患,喇叭不停对外广播预计等待时间,基本都是3小时起。与其苦苦追寻,还不如到艺术中心下看看黄浦江、卢浦大桥和喷泉比较好。
按照这样的行走路线,走完浦东园区一圈就时近傍晚,到星巴克、真锅或者Afternoon tea喝杯咖啡和奶茶、谈人生谈理想谈世界,休息片刻即可到晚饭时间。世博轴的餐馆选择不少,川菜、牛排、KFC、康师傅私房面,肯定有的吃便是了。
用完愉快的晚餐,开始世博园的夜生活。此时此刻过把瘾就撤的大部队已经离园,路上明显空旷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在各色灯光的照耀下分外妖娆。中国馆一层的地区馆已经不需排队,畅通无阻。这里有31省市的展位,风格各异,丰富多彩。赏花赏月赏mm,目不暇接啊。
结束浦东园区所有行程后,通过免费的水上巴士摆渡到浦西。在江面上看灯光勾勒出的两岸馆区和卢浦大桥,我一直觉得有水的城市才有灵魂,高楼大厦给上海以气质,而黄浦江给了上海以内涵和寄托。视线淹没在繁华之中,个人的小情小调都会显得如此渺小。
8时许下船,浦西园区已是空空荡荡,企业馆中只要没有关闭,基本不用排队,可以很容易体验到国家电网馆的360度魔方和思科馆的未来城市生活。
从浦西一号口出园已经是9点过,进的展馆虽不都,也算是走完了整个园区,不虚此行。
在曾经到过的城市中,上海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它日新月异的活力和以效用为先的理念。是有人在质疑世博会试运行暴露出的不足,但这恰恰是上海人民的用意所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王道。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
时间:2010年04月25日
地点:中国 上海 [ Shanghai,China ]
器材:Nikon D70, Sigma 18-50/2.8
备注:后期 Phase Capture One, Photoshop。本文共一页。
阅读全文 »
清明节边上有人吆喝组团去张家界玩,我挂了个名跟上。年初在看《阿凡达》的时候没有想到自己在不久以后会来到闹得沸沸扬扬的哈里路亚山旁。这里的山和他处不一样,它们是如此直挺挺耸立,仿佛原先是一块平原而后塌陷而成。如果不靠人工的器械,用攀爬的方式应该很难到达山顶。
2号晚飞抵张家界,找了个大排档吃饭。一个不知名的小鱼要价120,这样的方式和大部分活动留给我的印象一样,对外地人杀价很狠。后来去大峡谷归来,据某司机称由他带路只要70元左右即可,而我们则是以120元+的正价进去的。如此内外有别的情况,我只在家乡那些小景点见到过。要说当地人对保护环境和税收有贡献,那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体现,国家级的旅游景区出现不公平的山寨现象实属不应该。
至于黄山和张家界的哈里路亚山之争那纯属扯淡,人家《阿凡达》团队在设计的时候或许都参考了相关元素,但要一定为哈里路亚山争得老死不相往来又是何苦。对于外人来说,这无外乎一场崇洋媚外的闹剧。
3天旅途,最有意思的莫过于黄石寨和金鞭溪的徒步。背着重重的摄影器材爬黄石寨的石阶不容易,走走歇歇4个小时回头还有将近7公里的金鞭溪在等着。以前很羡慕那些能在海边用B门曝光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来拍流水如云雾的片子,这次我把 D70 架在包上照猫画虎尝试了一下。光圈缩减到22,快门只有 1/2 秒,出片还是有那么点意思的。
感谢组织活动的同事,也感谢前来接应的吴总,我喜欢他的新君威。这位当地老板从小工做起,慢慢积攒,从小饭店到最终在教育局手中承包了大酒店的餐饮业务,算是励志的典范。
回到上海是5号凌晨3点半,几年中这是体力透支最严重的一趟出行。好在在一兆韦德搬了一年铁,身体算是健壮一些,完了上火长个痘痘也就消停了。开始等待下一次打包上路。
出行功略可参考:张家界的路书。
时间:2010年04月02日-2010年04月05日
地点:中国 湖南 张家界 [ Zhangjiajie, Hunan, China ]
器材:Nikon D70, Sigma 18-50/2.8
备注:后期 Phase Capture One, Photoshop。本文共一页。
阅读全文 »
我们接着《Leica M9 Vs M8 & Nikon D3X[1]》,本文是对“TAO OF LEICA”文章“Leica M9, part 3, definition M9 versus M8 and D3x.”的概要性翻译。
作者在分析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或许会让 Leica 品牌控们失望。其实一味吹嘘 Leica 的品质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很多人似乎忘记了这么一点:会去花大价钱买 Leica 的人除了骚包装X者以外大部分应该是有摄影功底的爱好者,良好的使用者基础会让 Leica 群众出片的质量好于其他相机。这是在相机品质以外的优势。
虽然不能排除原作者评论时个人色彩的可能性,但至少这些文章有图有真相,而且专业性较强,并非空口说事,我愿意阅读并相信他的阐述和观点。套用流行的句式,可以这么说:不要迷恋 Leica,Leica 只是个传说。与其空谈器材,不如练练技术。
The systems that are analysed in this report of the M9 (the M9, M8 and D3X) are all high grade systems and it is not easy to make general statements. There is a tendency, sometimes an imperative to make statements about the best system, where ‘best’ is interpreted in maximum number of LP/PH or some other quantifiable parameter. It is evident that the M8 (as example) will not score very high marks in this discipline because of its smaller sized sensor.
阅读全文 »
公司是世博园某馆的设计和管理单位,我们得以在世博会开始以前进入园区。有一种说法上海世博会平均每天入场人数为40万,极限值可能高达80万人。可想而知到时的人山人海,基本不不可能拍一张干干净净的园区照片,因此这次拍摄机会难得。
早上9点出发,凭着证件进入世博园,到处都是警察和安保。10点半左右开始拍摄,先在亚洲区的卡塔尔馆等地小拍一阵子,11点吃盒饭,11点半继续上路,先往北走到日本韩国馆附近,再往回兜,从演艺中心中国馆往欧美区前进。因为大部分地方都在施工,人行高架通道未全部开放,我们不得不在建筑材料中穿行。
3月20日这天刚好是沙尘天气,这样白白一片的天空是拍建筑最不利的背景。后来干脆刮起了大风,根本拍不出出彩的片子,我们收拾相机决定结束这次行动。回到出发地已经下午4点半,从早上开始,除去吃饭的半个小时,我们一直边走边拍,也几乎没有走进什么馆子仔细参观,没有休息,即便这样也才走过浦东刚过半的园区,更别说浦西园区了。那等到世博园所有的角落都完工开放,想必也得那么个两三天才能粗粗玩过一遍。
在里面看到不少在建的肯德基、东方既白和必胜客,到时吃饭不用发愁了。
时间:2010年03月20日
地点:中国 上海 [ Shanghai, China ]
器材:Nikon D70, Sigma 18-50/2.8, Nikkor 85/1.8, SB900
备注:后期 Phase Capture One, Nikon Capture NX, Photoshop。本文共一页。
阅读全文 »
Leica 的价值与价格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衷的话题。在胶片时代,大家使用相同的底片,Leica 凭借出色的镜头质量称霸一时,到了数码时代也名号不减当年,但是 Leica 味和 Leica 色彩称为传说的同时,它真正的素质究竟如何,在TAO of Leica 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本文只是对他的博文进行了翻译和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详细信息请访问网站原文。
《Leica M9, part 2,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Nikon D3x.》
当年 Leica 为了提高宽容度等目的,在 M8 最初设计中去掉了低通滤镜,结果导致黑色出片严重偏色,不得不将低通滤镜加回。于是文中作者先比较了 M8 和 M9,强调了 M9 滤镜的有效性能,在照片找不到红外线痕迹。
You cannot really be negative about the M9 images. There is not a trace of IR radiation in the image. The filter before the sensor is quite effective and there is also no loss of definition.
阅读全文 »
国外网络相册已经靠不住,Flickr、Picasa 等即便有强大的靠山也抵不过 GFW 的封锁。只能在国内产品中寻找出路。比较 POCO、巴巴变等现有国产网络相册,YUPOO 算是做的还不错的。最近它进行了改版,下面是一些我个人的简单试用感受。
优点:
1,速度还算不错,没有明显的延迟;
2,界面简洁大方,相比较 YUPOO,POCO 相册花里胡哨显然让人感觉不是专心做相册的。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