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 2009-05-15>
<Author: Tsian>
<Category: 千里之外>
<4,056 Views>
自从有了全自动作诗机,我腰不酸、腿不疼、吟诗也有劲了。选择“闷骚”型模板,加上随手写的关键词:“深蓝”、“杨弢”、“毛衣”、“工作室”、“拍摄”、“梧桐”和“元旦”,一个永垂不朽流、芳百世的伟大作品瞬间产生,实在是太骚包、太符合我的风格,忍不住大声吟唱。
我国著名的美男诗人tsian的新诗一首火爆出炉:
《回忆是孤独的表现》
我小的时候很不喜欢深蓝,
但是却经常出现在我的回忆中
每当我问起杨弢,他却总是说:
你记错了。
于是,深蓝
专门出现在被大家遗忘
却被我记着的回忆里
那个时刻,周围的环境,甚至空气中弥漫的味道
都会深印脑中。
几年前的一个冬天,我穿着一件毛衣在
工作室的二楼拍摄,窗外是很多很多的梧桐
叶子稀稀拉拉
有人说:今天是元旦啊
要是能下雪该多好,我把头伸出窗外
并没有意识到有一天我会如此怀念
毛衣
拍摄
深蓝或者梧桐
<Date: 2009-05-14>
<Author: Tsian>
<Category: 电影电视>
<3,677 Views>
《南京!南京!》的画面和配乐是不错,但看到后来怎么都觉得别扭。本来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好电影,可惜它讲述的是一个全中国人民都未曾忘记的严肃的历史事件,有了这顶帽子,不上纲上线都不行。
陆川导演想要表现的东西太多,坚守中国士兵的悲壮、难民遭遇的凄凉、甚至还画蛇添足加上日本兵的良心发现。后者大家在网上骂声一片,说偏离事实。我觉得就立意来说,这没什么,可惜影片多线条展开,实在不能为角川的自杀铺垫再多镜头。结果就是观众虽看到角川的自责和不爽,但好像他也没到痛不欲生朝自己脑门开枪的地步。于是影片的结束不伦不类。加之那些带些炫耀式的镜头,以及最后声势浩大又认认真真的日军攻陷南京庆典,我有些恍惚,似乎觉得日军好酷。甩甩头,不对啊,怎么会这样,冷静。
相比之下,《钢琴师》作为类似题材的电影,讲述一位犹太钢琴师怎么在二战中逃过一次又一次屠杀,最终在德国军官的帮助下坚强得活下来。虽然没有丰富的战争场面,但营造的绝望氛围比《南京!南京!》要到位得多,让人喘不过气来,敌对双方的人性也更为柔和与合情合理。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Date: 2009-05-03>
<Author: Tsian>
<Category: 美食美刻>
<5,574 Views>
经过两天准备,今天终于把黑胡椒牛排给做出来了。配料很关键,杂七杂八N多。两个重要环节:一做黑胡椒酱汁,另外一个是烤牛排。
辣椒粉放得稍微多了些,但味道还不错。搭配一坨四季豆和玉米,卖相当然呱呱叫。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Date: 2009-05-03>
<Author: Tsian>
<Category: 千里之外>
<4,138 Views>
在《那个时候我们很没钱》中曾提到,小学时代的早餐基本是伴随着豆浆度过的。每天上学路上找一小店,叫一碗豆浆,撒些葱花,浇一勺酱油,把油条浸入泡软,边吃边喝,不亦乐乎。后来大家生活水平提高,逐渐嫌弃路边小摊的卫生条件。永和豆浆不失时机得切入市场,可惜土生土长的中国孩子并不领情。喝豆浆和喝酒一样,太过精致的环境中总会觉得别扭,缺少酣畅淋漓的快感。
于是出现了豆浆机。在家里现制豆浆,可谓即解决了卫生问题,吃喝起来又自由自在。可我一直怀疑机器作业和手工制作究竟会不会有区别。直到上次在柔同学那里捧上用各种五谷杂粮做的米糊,香浓扑鼻,甜润而不腻口,一口气吞下三碗,摸着肚子哼哼。她用的是九阳豆浆机,看起来还不错,功效高,粉碎很到位。豆浆机的三个刀片用电热管围着不容易伤手,就是清洗起来略微有些麻烦。柔说经过不断发展改进,现在的豆浆机比前几代要好多了。住在大小城市的三口之家配备这样便捷的电器,不仅可以丰富早餐菜谱,茶余饭后做些芝麻糊等粥糊,想必是调皮孩子在嬉戏打闹之后极佳的填肚解馋之物。
豆浆作为中国传统生活的一部分,沉淀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豆浆机并不简单是厨房间的一种餐具,它同时也肩负了精神的意义。承上启下,中华文化的呈现形式可以转变,精髓和灵魂不可以舍弃。
<Date: 2009-05-02>
<Author: Tsian>
<Category: 美食美刻>
<4,557 Views>
对于像我这样的咖喱爱好者来说咖喱牛肉饭是不能错过的。
<Date: 2009-04-30>
<Author: Tsian>
<Category: 千里之外>
<6,402 Views>
如果有足够多的钱,我要在春末夏初购买一片辽阔碧绿的草原,那里蓝天白云一望无垠。再择一依草伴水之良地,安放一只马桶。景色如此美好,马桶如此洁净,激情与浪漫,让人情不自禁有种想要上厕所的冲动。
那就宽衣解带、恭敬不如从命了。凉风习习,沁人心肺。手上捧读一本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应情应景。偶尔疲倦,抬头放眼远望奔跑的牛羊,神清气爽。还可以靠着打个小盹,一觉醒来,按动马桶背上的按钮,冲走所有的烦恼。
这个在我脑海中萦绕已久的田园风格创意并非空穴来风。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向来喜欢大自然的好山好水,著名诗人海子曾写下脍炙人口的词句:
我愿有只马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